面包生產線的工作流程
發布時間:2025-10-11 點擊次數:66次
面包生產線完整工作流程
1. 原料處理與攪拌工段
工作原理:首先,根據預設的配方,通過自動配料系統將面粉、水、酵母、鹽、糖、油脂及其他輔料精確稱重。
關鍵設備:自動秤、液體計量罐、和面機/攪拌機。
過程:所有原料被投入攪拌機,按照設定的程序(慢速-快速-慢速)進行混合、揉捏。這個過程的目的不僅是混合均勻,更是為了激活面粉中的面筋蛋白,形成面筋網絡,從而賦予面團彈性和韌性。
2. 發酵工段
工作原理:攪拌好的面團被輸送到發酵箱/醒發箱。
關鍵設備:恒溫恒濕發酵箱。
過程:在特定的溫度(通常35-38°C)和濕度(約80%)環境下,酵母開始大量繁殖,并分解糖分產生二氧化碳氣體。這些氣體被面筋網絡包裹,使面團體積膨脹變大。這個過程被稱為一次發酵,是面包獲得蓬松質感和風味的關鍵。
3. 分割、揉圓與中間醒發
分割:發酵好的大面團通過面團分割機,被快速、精確地切割成重量一致的小面團。
揉圓:切割后不規則的小面團進入面團揉圓機。機器通過旋轉的底盤和固定的外殼,將面團揉成表面光滑的球狀。這有助于排出大氣泡,形成更均勻的內部組織。
中間醒發:揉圓后的面團會短暫地進入中間醒發箱,讓因分割和揉圓而緊繃的面筋得到松弛,以便進行下一步的整形操作。
4. 整形與裝盤
工作原理:松弛好的面團根據產品需求(如吐司、法棍、餐包)進行整形。
關鍵設備:面團整形機。
過程:
對于吐司:整形機通過多組輥軸將球形面團碾壓、排氣,然后卷成均勻的圓柱狀。
對于法棍:整形機會將面團拉伸并搓成長棍形。
整形后的面團由自動擺盤機或人工準確地放入烤盤或模具中。
5. 最終醒發
工作原理:整形裝盤后的面團被送入最終的醒發箱/最終發酵箱。
過程:在比一次發酵更高的溫度和濕度下,面團進行最后一次膨脹,達到入爐前所需的體積。這是面包成品體積大小的決定性環節。
6. 烘烤
工作原理:完成最終醒發的面團進入隧道式烤爐。
關鍵設備:隧道烤爐。
過程:烤爐內部根據不同區域設定不同的溫度(通常分為:升溫區、定型區、上色區)。面團在傳送帶上勻速通過烤爐,經歷蛋白質變性、淀粉糊化、水分蒸發、美拉德反應(產生金黃色外殼和誘人香氣)等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,最終定型并成熟為面包。
7. 冷卻與切片
冷卻:剛出爐的面包溫度高、內部水分不均,質地柔軟,無法立即切片包裝。必須通過冷卻輸送線(通常在室溫下強制通風冷卻)將中心溫度降至35°C左右。
切片:對于吐司等需要切片的面包,會使用自動面包切片機進行分切。
8. 包裝與碼垛
工作原理:冷卻后的面包由自動包裝機用塑料袋或薄膜進行密封包裝,以防變質和污染。
過程:包裝好的面包最后可以通過自動碼垛機進行整理和裝箱,準備出廠。